贺云翱:中国现代化,要立足传统文化再出发

来源: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发布时间:2015-12-07 11:52:16访问量:4

 

核心提示

 

● 如果以春秋时期的视角来观察,孔子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有机结合。

 

● 在江苏,文化遗产事业投入1元钱可以产出6元钱,在全国,投入1元钱可以产出8元钱。

 

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和民族能够脱离传统而实现现代化。世界的现代化从欧洲寻找传统的“文艺复兴”开始,东亚地区则是在儒家的文化基础上实行现代化的,如果文化血脉被割裂,文化的创新资源就会越来越稀缺。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到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如何对接。

用世界视野 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放到世界视野中去观察,我做了一张世界文明代际发展和空间分布图,不同文明有绿、紫、红三种颜色。

绿圈是原生文明,一个围绕着地中海,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后来的阿拉伯文明,甚至包括后来被纳入印欧语系的印度文明;还有一个围绕太平洋,包括东亚的中华文明和美洲的玛雅及印第安文明。这些5000年前后诞生的人类第一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紫圈一个在英国,一个在美国,我称作第二代文明,与第一代农业文明不同,第二代文明是工业文明,诞生在英国,后来传播到新大陆,目前美国达到了最高峰。

红圈落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我称作第三代文明,社会主义是人类的一次伟大实践。

稍作梳理,就知道中华文明何等非凡。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在2000多年前,只剩下希腊罗马文明和中华文明,东西方交相辉映;公元前476年开始,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中国却有四大发明,并保持了1000年的高度发展,宋朝的城市化率超过30%,钢产量世界最高,经济总量占全球75%以上,这一时期能跟中国文化媲美的,就是7世纪左右成长起来的阿拉伯文明;后来,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进入了新的时代,到中国清朝时,虽然GDP还占世界的30%以上,但是已经全面落后。我们重点观察184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四大转型,第一是文明转型,从农业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第二是文化转型,从传统文化变为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第三是社会形态转型,从封建帝制转为社会主义;第四是动力体系的转型,从内部的动力转为融入全球化的动力体系。对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明而言,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革命,转型之急之快惊心动魄,震动世界,如果中国成功,将是世界文明的一大成果。

我们如何从经济大国变成文化强国,为人类提供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都绕不开今天讲的话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转型发展 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

让我们简单理一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我先抛砖引玉,说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供大家思考,那就是如果以春秋时期的视角来观察,孔子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我认为,中国的第一次统一并不是秦始皇完成的,而是西周,形成了一个分封体系,是一个礼制的社会,秦始皇完成第二次统一,是另一种统治模式,这两种模式都留下了非常有影响的传统。到孔子时代,第一次统一面临瓦解,礼崩乐坏,人心不古,老传统面临着新形势,社会秩序要重建。这时候孔子怎么办?孔子完成了第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接,历史上说孔子作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包含了文学、政治学、哲学、礼制学、历史学、音乐学,以及预测学,这就是儒学的历史贡献,儒学是对中国第一次统一的模式和历程及其文明成就的总结性认知,如果把儒学看成是孔子一个人的学问,就无法理解它为什么在中国后来的文明中,一直是主流文化,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讲孔子对中国有什么意义,世界还在讲孔子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孔子之后重要的文化时期是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学说。董仲舒在江苏扬州任过多年官员,他的思想形成与当时江苏的儒学文化传统分不开。三国之前,中国的文化运动主要靠自身的创造,但三国两晋南北朝我们迎来了南亚地区的佛教文化,东亚文化与南亚文化在中国实现了高度融合,它让中国第一次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对中国的哲学、艺术、语言、文学、建筑、思维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的因明学、逻辑学等因此被激发,道教也在佛教的刺激下而产生,它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给人的生存提供了新的张力和空间。

佛教的压力,让儒学在隋朝找到了出路,建立了科举制,一直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这1500年间,儒学借助于科举制,和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官僚治理体系和学而优则仕的风气引领着整个的千家万户,逐步完善了中国的知识体系,就是经史子集,而佛家和道家也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那就是大藏经和道藏。其中儒学由于和政治、教育以及大众知识的体系高度结合,自然成为我们民族的核心文化。

近代以来,我们把传统文化看成反动、落后、封闭、保守甚至吃人的,所以批判它,摧残它,结果是民族危亡之际,传统文化跟现代化没有有机结合。改革开放以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的力量,西方文化的进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而现在,中国面临着全面转型,我们必须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站在传统的肩膀上再出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如何对接的问题无论如何绕不过去。

传统文化 远远不止儒释道

说到传统文化,很多人想到的是儒释道,实际上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体系,包含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内容。我认为文化有三个层面,一个是人类生活基础的文化,人类创造的一切,跟自然不一样的都是文化。第二个层面就是知识、精神或者思想。第三个是社会实践层面的文化,比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遗产等等。在哲学层面,讲物质决定精神,但在文化领域,却是精神文化决定物质文化,世界上的第一把石斧,第一件陶器,第一间房屋,第一座城市,都不是先从天上掉下来,再由人来认识的,而都是人在头脑里先产生了之后再实施的,也就是说文化实际上是从思维再到物质文化创造的产物。我们要成为创新民族,必须意识到精神文化的创造力是文化的核心。在19世纪之前,社会进步主要靠传统文化的积累,19世纪之后,发展主要靠科学教育和创新,人类这200多年的成就超过历史上2000多年,要归功于文化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导致了现代化的诞生,没有人的文化创新,创造一个新的物质文明是几乎不可能的。

多样性的文化的交流、分享和融合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是发展目标,联合国就认为发展要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才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因为文化的繁荣就是人的智力的繁荣,人的文明的繁荣,人的全面的发展。

文化的社会功能很多,比如,它是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它可以传承使后人站在前人肩膀上不断发展,它规范着人的行为模式,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走出孤立,人类之所以有民族,有国家,根本原因是一群人有共同文化,如果没有文化认同,那真要分崩离析了。可以说,文化为人类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人类能走出蒙昧,进入文明和现代化,甚至走出地球飞向太空,都是文化这种智慧带来的。拿中国来说,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学发展观再到创新驱动、生态文明,这都是一种文化、理念在引领着实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发展和转型,首先是文化的发展和转型。

刚才我强调过传统文化不止是儒释道,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一直从事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就拿“红色遗产”来说,人们往往把它当成革命传统教育,但放在世界历史中看,是中国或中华民族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实践遗产,是现代中国前身的遗存,已经成为重要的传统文化。今天的中国人离不开传统,离开传统你就是一个穷光蛋,我们的语言、文字、艺术、饮食、知识体系、节庆、宗教、礼仪、城市空间、交通体系、和谐思想、文化认同等等,哪样不是来自于文化传统?就是说,我们不仅生活在现代,同样也生活在“历史”之中。

传统文化里 有现代性

那么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前面说到的内容,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各类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它们是文化纽带,使我们有家国认同,还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生活环境,如果这些文化遗产不能够融入到现代化,那么传统就不能变成我们的创新资源。最近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在研究过程中,这位科学家也曾从东晋的一本医书里获得重要的灵感来源。西方人曾从他们的传统中获得了现代化的动力,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呢?如何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寻找创新的源泉,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

其次,中国现代化道路具有中西文化结合的特点。从1840年开始,在中国转型过程中,完全中国化或完全西方化都没有成功。这也反映出就是我们的现代化必须是中国本土的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文化的结合,包括马克思主义。

再次,传统文化中有没有现代性?很多学者认为,人类现在这种现代化模式不可持续,因为它的动力系统是一个不断追求物质财富和奢靡享乐的体系,甚至有人批评说,美国式生活是不理性的,因为美国人占据了世界太多的资源,如果人类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我们要4个地球,所以美国人自己也承认他们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在人类发展长河中,实际上只有少数国家能撬动世界的结构的改变,其中就包括中国。汤因比说得好,人类要不自杀,到哪里找出路,到中华民族那里去;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说,人类要想生存下去,21世纪到哪里,到孔子那里去。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关注天下、关注苍生的情怀,还有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多元共生、同则不济、和实生物等等,这些思想放在现在不仅不过时,反而会有新的生命力。从先秦的“大同”思想,到中古的“为生民立命”思想,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直到共产党人的为人民幸福而献身和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实践,这其中贯穿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明理念。尽管我们有过太多磨难,但是我们一以贯之,从未放弃过这种追求。当然,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有许多不足,需要我们用批判的眼光进行扬弃。

文化遗产是庞大的 社会财富体系

我自己一直在从事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所以这里特别讲一下文化遗产方面的实践。

文化遗产的核心问题就是三个方面,第一是历史,第二是文化,第三是发展。这些年我先后主持和参与了明孝陵、大运河、中国明清城墙、海上丝绸之路、江南水乡古镇、无锡的惠山祠堂群和南通历史工业城镇、南京民国建筑群、吐鲁番交河故城以及宜兴紫砂等数以百计的文化遗产课题项目,亲身体会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实就是一个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复兴中华文化,文化遗产非常重要,它是民族的创造,支撑过我们文明的发展,构成了我们的特色,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互动性和共生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它体现了生活消费的低消耗性和节约性,也展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互补性,在世界文化交流互动中,它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遗产是中国现在及未来具有重大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创新价值的综合财富体系,如果不珍惜、不发展、不活化,那就太可惜了。

除了物质文化遗产,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强调人类的文化传承,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和文化认同,比如国家设立了文化遗产日,恢复了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假期,让我们享受自己的文化的遗产。我们南京的夫子庙,每年观灯时多少万人涌到一个文化空间去,享受共同的节日,享受共同的文化,这是任何动员都达不到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第三种是文化景观,是人和自然共同建构的一种体系,比如五台山、庐山和泰山等,还有我们的梯田、古村落、风景名胜等等。第四种是文化线路,“一带一路”就是基于文化线路遗产提出来的科学发展战略,文化遗产成为支撑这种国家战略的历史依据和运动机理,这是文化遗产支撑现代化最典型、最生动的案例。第五种是产业遗产,包括农业遗产、工业遗产和商业遗产,例如都江堰,它像永动机一样,不需要烧煤、用电,却能浇灌上千万亩的土地2000多年,中国很多的文化遗产里面都包含了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创造。

总的来讲,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是一种战略资源,在提升民族尊严,在精神文明和生活质量方面,在区域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曾给省政府做过研究,即江苏文化遗产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测算结果是投入1元钱可以产出6元多,国务院也做过全国的调研,结论是给文化遗产1元钱可以产出8元钱。当前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仍然不尽如人意,30年间我国消失的文物达4万多处,50%以上毁于各类建设,中国230万个传统村落,目前完好保存下的不到3000个,这说明我们树立对财富资源的正确认识,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家园、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还不到位。

古今中西 可熔铸为新的创造力

最后说一下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12个词组24个字,其中有7个词组源自传统文化: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超过了一半。平等、公正、法治、民主四个词组,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表达,但有类似的,比如民本,众生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等,只有“自由”是传统文化里没有的。文艺复兴以后,一个重要的文明成就就是自由,自由包含着独立、自我约束和创造,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另外,我自己还特别想强调科学,世界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恰恰缺少科学,现代国民中缺少的也是科学精神,我们要建立一个创新性国家,我们要变成文化强国,那么科学教育、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及科学认知能力太重要了,甚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有推己及人的精神,西方国家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以及独立自主的精神,我觉得在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中,在传统与现代化中间,我们可以兼容并包,融为一体,把它们变成一种创造力。总的来讲,300多万年的人类实践证明,现代化发展是大趋势,文化创造力无限,传统文化是人类的智慧成就,是现代化的基因。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原生文明没有断裂的国家,也是未来最有条件成为集人类文化之大成的国家,因为今天西方文化还没有包容我们中国文化,但是我们包容了西方文化。中华文明本身具备多样性和包容性,包容过佛教文化,南亚文化,我们包容了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西方的工业文化和现代的科技文化,以及市场经济制度,还有我们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今天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的前途可以说是无限的,中华文化一定会迎来复兴和繁荣的新时代,中国一定会变成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强国。

(本文编辑整理自贺云翱2015年11月2日在江苏紫金讲坛联盟成立仪式上的演讲,内容已经本人审阅)

来源:[新华日报]

返回原图
/